基督教共产主义社区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辛亥革命其实是革了“宪政”的命!

向下

辛亥革命其实是革了“宪政”的命! Empty 辛亥革命其实是革了“宪政”的命!

帖子 由 geyimin 周日 十月 02, 2011 6:55 am

辛亥革命其实是革了“宪政”的命!


一百年前中国处于清朝末期,一场名为“预备立宪”的活动正由朝廷至18个省轰轰烈烈地进行着。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对此事不怎么提,负面的评价却有不少,大约是“阶级斗争学说”“指导”的缘故;毕竟,预备立宪是由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颁行天下的。可以这么说:预备立宪是一桩被岁月尘沙遮蔽的史实。


  1898年戊戌变法只维持了103天,最后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、捕杀谭嗣同等六君子、康梁出逃国外而告终;之后,中国北方爆发了以“扶清灭洋”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、八国联军攻占北京、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逃至西安;据说就在这逃亡的日子里,慈禧太后对“变法”有了新的认识。

  1904年-1905年,在中国的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,战争的结局是小日本战胜了俄国大帝;因为日本自1868年实施明治维新,走上了君主立宪制,而俄国依旧实行农奴专制,这样的战争结局让大清帝国的朝野上下都醒悟了一个道理:这日俄之战其实就是君主立宪制战胜了专制,(1895年的中日海战也是这样),制度强国、制度胜敌!大清的祖制要改一改了,自秦皇以来延续了几千年的由皇帝一统江山的法典也要改一改了。

  所谓“立宪”就是实行宪政;“宪政”是指以宪法为前提,以民主为核心,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,宪政的本质是限制政府的权力,维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。实行宪政必然要尊“宪法”为国家根本大法,但有“宪法”的社会未必就是实行宪政。

  就在日俄战争期间,各省“总督”大员奏请清廷变法的事案就已接二连三,各地社会贤达也疾声呼吁要求实行变法,慈禧太后终于顺应了这时代潮流,“预备立宪”由此诞生,其主要举措如下:

  (1)派遣大员考察西洋宪制,1905年9月清廷五大臣出使欧洲,历时近半年,重点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;回国后写出的考察报告坦承:中国之所以柔弱“实乃用专制政体之故”,强调中国要想国富兵强“除采用立宪政体之外,盖无他术矣。”(按:这是真实有效的出国考察!)

  (2)设立专职机构。1905年11月清廷设立了“考察政治馆”,职责为“择各国政法之与中国治体相宜者,斟酌损益,编辑成书,随时呈进,侯旨裁定”。

  (3)成立资政院和咨议院(1907年9-10月)。按:资政院相当于西方国家国会议院、立法机构,咨议院是各省(地方)议事、决议机构;1908年7月清廷颁布相关章程,各省相继举行了咨议局议员选举,至1910年9月全国资政院开院。

  (4)颁布《钦定宪法大纲》(1908年8月)。这是中国现代国家意义上的宪法雏形,是一部君主立宪性质的法律文件,它虽然保留了清廷君主的许多权力,但皇帝原先的专权已被限制了不少,例如国家的经济预算“应由议院之协赞”;特别是在这部“大纲”中规定了要保护臣民的人身、财产、居住等权利和保障臣民言论、著作、出版及集会、结社等自由和权利。

  (5)推行地方自治。(1905年8月)

  (6)改革官制,建立能体现以“三权分立”为原则、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权限做出限制的新官制,各府、州、县的机关设置也依此参照体现“三权分立”。

  (7)开放言论思想自由和结社自由。小说《官场现形记》、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》等表现对现实社会强烈不满的作品就发表出版于1904-1907年;各地的“政学会”、“宪友会”、“教育会”、“农学会”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。(按:这是西方政党的雏形。)

  (8)实行君主立宪。1911年11月3日,清廷公布《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》,宣布采用英国宪法的“虚君共和”制,实行责任内阁制,把皇帝的权力严格控制在宪法之内,以代议机关作为国家政治的中枢。

  1908年8月,清廷正式公布实行宪政的时间表:以9年为限,即到1917年就要召开国会,实行与当时的英国同样的宪政民主制度;清廷的理由是:日本国自明治维新、过了20余年才正式召开国会。就在朝野上下“预备立宪”、要走上西方政体之路并且为此无比兴奋时,慈禧太后、光绪帝分别于这年的11月15日和14日去世。

  1911年12月辛亥革命爆发,清廷统治结束。《中华民国临时条约》比起《十九条》当然要进步,但不久袁世凯窃国并且改制,后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,国难再续;“预备立宪”成了遥遥无期!

  纵观这一史实,笔者慨叹:历史不能假设,但是历史可以启发后人:

  一. 政治体制改革,特别需要政治家如炬的目光、如火的勇气和如铁的决心,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对世界先进潮流的认知和对民族未来的热爱。慈禧无法达到这种政治家的标准,她比在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帝还不如。

  二. 政治体制的改革,应力求避免流血暴力,因为刺刀决战之后的社会往往遗留“屠夫”们的气息,这样的气息要是长久笼罩社稷江山,是民族的最大不幸。

  三. 历史的机遇一闪而过,坐失机遇,后患无穷;但历史的机遇也不是一次性的,在漫长的岁月里,机遇女神总会再来!

  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、一件被历史教科书贬低的史实,个人从中感悟到中国人的脚步!
geyimin
geyimin
Admin

帖子数 : 1149
注册日期 : 11-06-06
年龄 : 55

http://www.gegod.com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